2月18日以來,國內多家媒體報道了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內的我國奶制品大多被檢出苯甲酸的消息,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昨天,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通過網(wǎng)絡發(fā)布了該辦事處食品安全工作組專家的分析,并公布了乳制品與苯甲酸的相關科學信息,稱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少量苯甲酸不存在安全性問題。
據(jù)介紹,2月18日,國內諸多媒體引用國際專業(yè)期刊《食品管理》發(fā)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以“嬰幼兒奶粉含苯甲酸大多超標”為題進行了大量報道,強調“包括嬰幼兒配方奶粉在內的中國奶制品中大多檢出了苯甲酸,對嬰幼兒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響值得關注”。鳳凰網(wǎng)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月23日,在被調查的6197人中,超過94%的人認為“奶粉中苯甲酸對嬰幼兒等特殊人群將產生長期健康影響”。短短一周內,數(shù)以百計的網(wǎng)上評論聲討中國乳制品的安全性。為此,在國際生命科學學會中國辦事處主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陳君石院士組織下,食品安全工作組專家對乳制品含有苯甲酸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資料收集和分析討論,得出3點結論:一、部分媒體對此事的報道存在事實夸大和誤導;二、苯甲酸是天然存在于乳制品中的正常成分,不涉及安全問題;三、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苯甲酸含量甚低,不會危害消費者,包括嬰幼兒的健康。
專家指出,本次風波起源于在“牛乳、嬰兒乳粉”中檢出苯甲酸的一項研究。對照論文原文,有些媒體的報道與原文內容有根本的區(qū)別。由于苯甲酸在牛乳、發(fā)酵乳中天然存在,而且其含量又可經(jīng)乳酸菌等發(fā)酵增高,對乳粉中檢出少量的苯甲酸不必過于擔心。我國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GB2760—2007》規(guī)定,苯甲酸鹽使用范圍包括飲料、糖果、調味料等。目前在乳制品中檢測出的苯甲酸含量最高為110毫克/千克,遠低于其作為防腐劑可使用的量(約1000毫克/千克)。而且,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苯甲酸與作為添加劑的苯甲酸鹽完全是兩碼事。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苯甲酸量起不到防腐作用。
專家說,乳制品中天然存在的少量苯甲酸不存在安全性問題。國際專家組織推薦的苯甲酸每日允許攝入量為0~5毫克/千克體重,即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成人每天的攝入量不超過300毫克是安全的,即使有人吃到論文中苯甲酸檢出量最高的普通乳粉(110毫克/千克),則要每天吃2.7公斤的乳粉,才會超過300毫克這個安全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一個體重5千克的嬰兒每天攝入25毫克苯甲酸是安全的,即使吃到論文中苯甲酸檢出最高的嬰兒乳粉(88毫克/千克),每天攝入不超過284克的乳粉也是安全的。
來源:健康報 日期:2009.2.27